情至浓时墨至酣
——画家戴宝林小记
孙柏林
画家戴宝林,有辽宁葡萄翁之美称。
观其作画,寥寥数笔,几番飘洒,翡翠也似的葡萄挂满枝头,鲜嫩欲滴。友人谓之:一笔下去青,两笔下来红;挥墨泼几下,秋在葡萄中。
戴老之神来之笔取于自然。
早在50余年前,依山傍水的凤凰山脚下,有幼童弄尺二横笛,于盖州尚和寨遍坡的山花烂漫之中,吹奏者家乡的风情万类,随手俯拾的枯枝,在沙土地间勾勒出瓜果梨桃……
18岁从军之前的戴宝林,在灵水慧山之间发育着一个画家的艺术细胞。此后,经著名画家尚沪生授技,短短几年,已是军中小有名气的青年画家。
从艺40年后,已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的戴老对那段往事仍是念之切切。他说,家乡的山水花木皆具神韵,尤其是秋来之时的葡萄,活脱是一个个跃动的精灵,于枝叶之中透露着鲜活的生命。每至入画之时,总如一群顽童嬉戏于侧,使之纵洒逞笔,画中之物便顺梗枝叶节油清韵。
一枝一叶总关情,情之入画,戴老的葡萄便是无价之物。
97香港回归辽宁国画大展,是戴老的“葡萄”成名之作。一幅《秋实图》技惊四座,早高者如云的省内画坛摘得大奖。著名画家杜滋龄对其“葡萄”赞不绝口,称其为“用独特的绘画语言写出了葡萄的灵性”。著名美术评论家孙克则认为“这是少见的小体裁大气魄”。
几度春秋,到2000年,戴老的花鸟画已是出神入化,尤其是葡萄,国内知名。2002年初夏,应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邀请,戴老随中国文化交流团来到巴黎,与著名画家张龙新等一起与各国艺术家交流画技。一幅《秋韵图》形神兼具,引来满座喝彩。此画被科教文组织总干事索走,戴老坚持不取画资,索者无奈,以一顿法国大餐作为笔润。
此事为画友所乐道。慕其名,中央电视台,辽宁电视台先后对戴老进行专题采访报道并收藏其画。一时间,戴宝林的葡萄便蜚声画坛,索者如云,在‘05省美术家协会举办的拍卖会上,《秋韵图》卖到4700元之后,其画价一路攀升,直达万元。此外,其梅、兰、竹、菊等花鸟画均为外界所称道。
戴老喜动。尤其是秋高气爽之季,伫立于山野地间、与花草葡萄亲近。但凡挚友几日寻之不遇时,皆知其必定徜徉于葡萄园中,流连而忘返。戴老钟爱葡萄以至痴迷。每逢作画,必备一盒葡萄在案,笔走龙蛇之际,送一粒葡萄于口中弄怡、常沾墨而入,满面狼藉。友人戏之曰:“和墨而入,乃宝林画葡萄之秘籍。”
近年,在担任辽宁省美术家协会理事、营口市美术家协会主席之后,戴老于琐事日多之时,仍不辍画笔。佳作迭出,先后获文化部群星奖、辽宁老人家杯画展金奖、入选中国书画名家精品展……其中《秋实图》、《秋韵图》、《硕果累累》等作品被美国、法国、日本等地的博物馆收藏。
记者采访时,戴老边画边谈,渐至兴浓,索性扔下画笔,吹起横笛,一曲《姑苏情》悠然而起,水渐行,山渐远;花绽蕾,鸟纷飞……
此时的戴老物我两忘。他微合的眼帘下,一定会是一片翠绿的葡萄园吧!
|